小菜前端是如何练成的 – Scott 亲笔信
Scott 近今年面试或者线下线上技术分享,遇到太多前端同学,由于团队原因,个人原因,职业成长,技术方向,甚至家庭等等原因,在理想国与现实之间,在放弃与坚守之间,摇摆不停,心酸硬扛,打算出一些公益和商业化的文章,帮助大家理清前路,职业前景更通畅,大家可以加我微信 codingdream,有更多的看见与听见。
本文是向大家推荐这本技术小册,是现在前端将近 20 个人共同产出的经验,内容如下:
-
技术管理:如何带领管理少于 10 人的前端小团队
-
职场瓶颈:2~4 年前端走出离职困境与舒适区
-
学习方法:如何在工作内外获得持续的技术成长
-
技术驱动:如何让工程师的技术价值最大化
-
技术驱动:前后端的协同效率从哪些方面发力推进
-
技术驱动:业务与部门的大盘数据可视化底层技术
-
技术驱动:量产数据报表的工具服务如何搭建
-
框架设计:如何基于 Egg 设计 Node 的服务框架
-
框架设计:PC 端单页多页框架如何设计与落地
-
框架设计:RN 端的框架如何设计与落地
-
框架设计:小程序框架与组件化如何选型定制
-
团队建设:创业公司技术团队的文化与氛围如何建设
-
团队建设:创业公司技术团队的影响力如何打造
-
新人成长:新人在前端团队如何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
新人成长:新人如何快速融入技术实力强的前端团队
-
技术栈:如何让团队规划技术栈得到有效落地
-
技术栈:为什么 Node 是前端团队的核心技术栈
-
技术栈:小菜前端的技术栈是如何规划和演进的
-
技术栈:2015~2019 小菜 4 年技术栈进化回顾
-
职业思考:如何看待创业公司与成长型前端团队
浏览小册,可以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小册链接
小册简介
写下这本小册时,整个小菜前端团队是 18 个人,我们共同的智慧产出这 18 篇文章,由 Scott 主笔,Yck 校对,所以我们把它定价在 18 元,每一个人贡献出 1 元的力量,利用这 18 份力量,来帮助大家在技术的职场里,在前端的团队里,在自我探索和团队管理上,看见更多的观点,窥视更多的角度,并收获更多的启发。
写这本小册的原因:
-
把团队蛮荒到自动化运维的从 0 到 1 成长历程总结输出给社区,帮助更多的小团队少走弯路
-
以一种可被量化的方式汇聚小菜前端的困惑、沉淀与方法路径,给团队带来更多创作成就感
-
从更多视角侧切进入团队管理/技术演进/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探讨工程师团队的价值最大化
-
以此小册收入作为小菜前端 2019 团建基金,进行各种别墅轰趴海鲜聚餐+技术培训+自驾游
这本小册也会作为我们对社区输出个人与团队沉淀的主阵地,只要有新同学进入小菜前端,我们就会增加更多的篇幅谈技术与成长,目前 18 人 18 篇 18 元,未来会持续增多,加量也不会加价。
作者介绍
作者是整个宋小菜前端团队 18 名成员,Scott 与 Yck 代表大家出镜,介绍如下:
Scott
-
宋小菜前端负责人,8 年开发经验,现负责团队搭建/技术架构/工具链打造/项目孵化/影响力等
-
慕课网精英讲师,视频课程覆盖 50 万+ 前端新人,助力 100+ 童鞋进入 BATMD 大厂
-
曾连续创业 3 年,作为 Moveha/CampusRoom 联合创始人/CTO 搭建技术团队与研发产品
-
曾就职阿里妈妈 4 年,主要负责广告创意模版制作、站内外投放、动画研究与性能优化
Yck
-
人称恺哥,玩过原生开发,现在深耕前端领域
-
宋小菜高级前端开发,掘金早期专栏作者,目前创作专栏文章 27 篇,获得点赞 23 K+,粉丝 16 K+,文章总阅读量已过 35 万
热爱开源事业,在 GitHub 上有 15k stars,有以下分享经历:
-
微信公众号 「前端真好玩」主笔
你会学到什么
-
了解到一个弱小的前端团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壮大的
-
学习到如何更好融入团队以及如何对团队量身定制技术栈路线规划
-
掌握如何在技术驱动和业务驱动之间挖掘更多的个人与团队成长机会
适宜人群
-
所有前端工程师
-
所有对前端领域感兴趣的童鞋
-
所有对技术团队管理与规划有需求的童鞋
-
所有对工程师成长与价值最大化感到困惑的童鞋